鞭杆


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home/tnt/public_html/ch/wp-content/plugins/user-specific-content/User-Specific-Content.php on line 373

whipStick-2-1ss本校传授的是根据张希贵老师所传的“迎手鞭杆”改编的为适应北美武术爱好者习练的套路,这套鞭杆招法明显,注重实用,各个动作紧密衔接,步法灵活,一条鞭杆上下翻飞,式式紧逼,充分体现了鞭杆的泼辣迅猛,变化多端,微妙莫测的特点。

鞭杆属武术短器械之一,又称鞭杆子。鞭杆为木制短棍,长度约为使用者的一臂加一肘长(约1.2米),粗(直径)约3.5~3.8厘米,一头略粗,另一头略细,粗的一头称为”把”,细长的一头称为”梢”。演练时,单手或双手持鞭杆,梢把并用,常常调手换把。其击法有戳、劈、挑、扣、蹦、点、击、撩、拦、截、拨、架、推、挎、绞、压、舞花等。演练中要求手不离鞭,鞭不离身,走鞭换手干净利落,动作有左有右,身法伸屈吞吐,方法刚柔相济,力贯鞭梢。鞭杆可以单练,也可对练,套路有“十三鞭”、“三十六鞭”、“陀螺鞭”等。鞭杆在甘肃、山西、宁夏、陕西等省流行较广。

鞭杆一般选用“对节木(对节树)”、“六道木”、“牛筋棍”或“白蜡杆”制成。其长度根据练习者身高臂长因人而异,有以下几种量法:通常以自己身体一肘再加一臂长为度,即曲右臂平举肘尖与另一头伸直平举中指尖等齐,二者间距为鞭长度。另一种是鞭杆的一头着地,另一头至心口窝为度。还有一种量法是用自己握拳的宽度从棍一头至另一头以十三把为度。另有一种为一端触地直立身旁,另一端稍高于自己肘关节为度。

鞭杆短而无刃,梢把并用。单双手互换,它吸收和综合了武术长短器械的多种运动方法,衍变出独特的运动风格。用法要诀是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出势要伸展自如,劲力要刚柔相济,动作要声东击西,进退要虚实随机。练习起来,手不离鞭,鞭不离身,表现出似蛟龙缠身,身似猿猴攀纵,眼如狸猫攫鼠,步像雄鸡斗勇的特点。

中国大西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古战场之一,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由于地隅偏僻险要,多大山深沟,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文化落后等原因,古时候人们出门远行,经商或夜行时,出于护身和自卫的需要,都习惯随手拿一根棍以壮大胆气,棍有长短棍之分,长棍一般被叫做棍或条子,长棍的长度以人在站立时棍的高度和眉毛相等,所以在甘肃长棍也被称为齐眉棍,或五尺棍,短棍一般被称为鞭杆。鞭杆属短器械类,追溯其源,众说云云,有说是由赶马车使用的鞭子演变而来,也有说是竹节鞭演化而来,这都是顾名思义毫无根据的推断。然而,查阅有关史料佐证,其源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同等的辉煌。远在古旧石器初期,处于原始群的人类为了生存,迫于狩猎、自卫、防御同类与野禽猛兽的侵袭,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出现了棍棒、石器等简单武器,与此同时,人们模索、创造了初级阶段的格斗捕杀技能,这些技能虽是非常低级的,但可窥棍棒始之于此,这种萌芽状态的棒就是短棒。随着时代的发展,青铜、铁制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棍棒等木制器械已被逐步改进,就短棍而言,演变成鞭、铜有梭角的金属武器,因此,随着岁月的流失,时代的推移、武器的进化演变,棍棒逐渐被军旅装备所弃,多流传于民间。

中国边陲,地广人稀,山多沟深交通极其不便,鞭杆、棍棒此类器械至今仍保持兴盛不哀,流传地域广泛,特别在秦安、甘谷、天水、陇南一带,几乎习武者人人皆会,就是一般乡民们都能挥二鞭,可以说非常普及。其原因有三:其一,这些区域城乡交通多为山岭沟洼之途,山道盘蜒、行路不便,歹人虎狼时常出没,凡出远门之人须随身携带这轻便,防身,能当拐杖,还能将所带之物挎在鞭杆小头,担之肩后,大头留有尺余以防不侧的多功能的鞭杆。其二、很多村民便于将本地区的农作物土特产、用筐担挑出去到城镇集市去售卖,在沟洼不平的道路上长途跋涉,担夫带鞭杆以防身为主,既能一手柱杖,一肩挑担,减轻脚力,还能将鞭杆大头握在手中,小头撬在扁担下,减轻其肩部受压重量。其三,近来,挑担者们在鞭杆小头处,套按上一种形似双股叉的U型铁器件,这样一举三得,防身、柱杖、支棍(中途疲劳卸肩休息时,用这种U型叉卡在扁担中间撑起)。鞭杆上装置铁叉,更有效的制服所侵的对象,这在鞭杆史可谓是一大发明。现在在城市肩挑售卖者,偶而还能见到这种装置U型铁叉的支棍。

由于上述原因,鞭杆运动的长盛不衰也是必然现象。因此,在数代前辈们的实践、探索、钻研、不断总结使得鞭杆在内容上得以丰富。格斗技术上得以提高,并流传下来了很多鞭杆套路。

鞭杆又名驮骡鞭,为武术无刃杂软兵器的一种。鞭杆源于山西北部的代县、繁峙、五台一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鞭杆早在距今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就有传习。清末闻名于世的“教伦和尚”为杰出代表人物,尔后由“教伦和尚”的再传弟子、著名武术家张士英先生(号含之)传入晋中一带,李桂昌先生与张士英是一对武林大家,两人有莫逆之交,相互仰慕对方的武功。通过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经常在一起研习武学,所以在武术技击方面各有独到之处,最后以互换的方式传给了对方。宋春旺在李桂昌师父的严传身教下,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练出了古传鞭杆独特的风格,把鞭杆的技法、功法融为一体,其特点形成:手不离鞭,鞭不离身,鞭中含枪、鞭中藏刀,犹如蛟龙缠身,游蛇绕体般灵巧柔贴技巧,打法上借力发力,借力打人,主要以分筋错骨、擒拿点穴为主要技法。山西鞭杆已在普及中得到创新和发展。山西驼骡鞭的主要传人之一、山西大学体育学烷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毛明春教授根据中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在继承传统鞭杆精华的基础上,创编了适于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普及的“简化太极健身鞭杆24式”。这套鞭杆经专家论证不但具有与太极拳同等的健身功效,而且是中老年人生活中的好助手(如外出旅游可以作为手杖防止摔倒等),在山西大学武术辅导站首先教学后反响极佳,目前已在太原市32个武术辅导站进行推广,受到欢迎。

鞭杆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泼辣迅猛,变化多端,微妙莫测,单双手并用,大小头掉用,尤其把法的变化招式可以说是极尽巧妙,是武术短器械艺术上的独造。

鞭杆在技法上以搬、拦、裹、劈、勾、挂、霍、剁、滚、格、墩、戳、砸、掠、挑、窝、飞、点、绞、压等二十字诀动作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柔合移置刀剑枪棍的一些招式,组成了许多鞭杆套路。例流传在陇南一带的赤龙鞭杆,五虎群羊鞭杆,云摩鞭杆,扭丝鞭杆等不下数十种之多。但是古老的鞭杆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弊病,如在劲力上滞扭呆板,步法迟缓,身法僵硬,内容重复,套路冗长,已远远不适应现代武术的发展。

鞭杆的特点是长短适宜,运用方便、泼辣迅猛,两头并用,把法多样,换手掉棒,变化多样,适宜激烈格斗。经过无数鞭棍拳家的归纳总结,交流,现在的甘肃鞭杆,形成了粗犷迅猛,快速多变的,大开大合,吞吐伸缩的具有西北独具特色的鞭棍风格现象,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界的深切关注。在西北地区较为流行的鞭杆和棍术套路有“缠海鞭杆”“五阴、七手十三法”、“风磨棍”“天启棍”纽丝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