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


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home/tnt/public_html/ch/wp-content/plugins/user-specific-content/User-Specific-Content.php on line 373

tnt6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所流传。“太极”一词,是我国古人用喻宇宙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个时期的某种状态的。古人认为,当时的“太极”那种空朦混沌状态,就是后来宇宙变生出来的万物万象的“根”,它既是一种“气势”,而更具一种无可抗拒的“生生”能力。
“拳”一词,戚继光曾有明确的定义:“徒手搏击之技”。
“太极”和“拳”,一个是自然状态,一个是打人的方法,原本风马牛不能相及,现在却楞扯到一起叫“太极拳”,它只是想说“太极拳”这种形式,是在效仿“太极”那种混沌大器的“气势”;太极拳这种打人的方法,也是象“太极”一样在顺势随势中具有无可抗拒的“生生”能力的。因此说,太极拳打出来应该能有“充弥八荒,无处不及,恢弘无涯,变幻无定”的气势,同时也应该有可以“运化天地,无所不能,瞻之若无,触之即起”的能力。
“太极拳”的基本认识观可以概括为“动、大、变、融”四个字。
“动”,是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势态消长的表现,没有了“动”,即没有了“生生”的能力,一切都将归于息,归于灭;
“大”,是整体观,是整体论定观,是整体和个体的统一观。亿万个体的组合形成了“大一”的状态,“大一”也反过来规定了每个个体的状态。故而,就个体、就局部论是非,不是“太极观”,“太极观”必以“大一”论个体是非;
“变”,是“生生”的本质,“生生”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形,不是简单的运动重复,“生生”是永无重复的“本质的改变”;
“融”,是阴阳的“象”。太极讲阴阳,阴阳就是统于“大一”中无数相反相成的双方。
“太极拳”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意、气、形、劲、招”五个字。
“意”,指意念;是行为的主宰,是行为的支配因,人的内外一切活动都在其支配中完成。
“气”,指呼吸;亦指肌张力阈值的变化状态,即世之所谓“内气”。
“形”,指动作;即拳架套路动作。
“劲”,指力量;然“太极拳”中之劲力,又有捧劲、粘劲……等诸多性状不同之差异。
“招”,指方法。因“太极拳”既含技击,又含健身,故招(方法)亦有技击和健身之不同。质言之,拳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须在意念的统一主宰下,令呼吸、动作、力量协调而产生“招法”的最佳效应,方是练拳治本,切莫以形象为事而弃本治标。

太极拳阴阳

阴阳的原始意义是表示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古人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分阴阳二气,并描绘出太极图来说明宇宙的现象,表示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体(如示意图1)。古代哲学家将阴阳看作是宇宙中通贯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阴阳的交替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太极拳正是以这样的哲学方法论来概括、总结和指导拳术
运动的。它要求人体的随意机能按照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进行运动,阴阳便是这项运动的灵魂。
太极拳艺的奥妙就在于:无论势法怎样变化,自已阴的方面始终不暴露给对方,使对方只能接触我的阳方,而得不到我的阴方,这恰如日光向背的道理一样,阴面始终不会被日光所照到。阴阳体现在内劲的涵义上,又称为”虚实”。阴便是实,实即是阴;阳便是虚,虚即是阳。要使对方始终只能接触我之虚,而得不到我之实。以虚实体现太极拳艺的奥妙,能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妙境。太极拳运用阴阳的无穷变化作为制人的方法,使拳艺奥妙无穷。不知阴阳,便不知太极。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因为过去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治疗方法–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并且已被公认为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所以,太极拳之能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则是应无疑义的了。事实证明,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国家。在我国最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这样提过:”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导引”是一种体操活动)不仅如此,我国的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体育”能够健身治病的道理。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华佗曾编选了”五禽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这都说明”体育”在防病和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并且特别要求人们在打拳时,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这样,主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曾对五十到八十九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较详细的医学检查。其中三十二名是经常打太极拳的,五十六名是一般正常的老年人,不论在体格方面,还是在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机能、骨骼系统及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的老人的状况好。为了解释方便起见,现按太极拳对人体各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分述于下。运动的。它要求人体的随意机能按照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进行运动,阴阳便是这项运动的灵魂。
太极拳艺的奥妙就在于:无论势法怎样变化,自已阴的方面始终不暴露给对方,使对方只能接触我的阳方,而得不到我的阴方,这恰如日光向背的道理一样,阴面始终不会被日光所照到。阴阳体现在内劲的涵义上,又称为”虚实”。阴便是实,实即是阴;阳便是虚,虚即是阳。要使对方始终只能接触我之虚,而得不到我之实。以虚实体现太极拳艺的奥妙,能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达到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妙境。太极拳运用阴阳的无穷变化作为制人的方法,使拳艺奥妙无穷。不知阴阳,便不知太极。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因为过去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治疗方法–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并且已被公认为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所以,太极拳之能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则是应无疑义的了。事实证明,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国家。在我国最老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这样提过:”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导引”是一种体操活动)不仅如此,我国的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体育”能够健身治病的道理。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华佗曾编选了”五禽之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这都说明”体育”在防病和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意义。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并且特别要求人们在打拳时,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这样,主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曾对五十到八十九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较详细的医学检查。其中三十二名是经常打太极拳的,五十六名是一般正常的老年人,不论在体格方面,还是在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机能、骨骼系统及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的老人的状况好。为了解释方便起见,现按太极拳对人体各主要系统的生理影响,分述于下。
根据近年来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许多生理学家对中枢神经的研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我们知道,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因此,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如果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对全身来说就有很好的保健意义。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此。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并且讲究”用意”,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此外,从动作上来讲也是如此,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动作的某些部分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太极拳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动,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周身感觉活泼,反应灵敏。这些都有是练拳的人情绪提高与兴趣浓厚的证明。情绪的提高在生理上是有重要的意义的?quot;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做一种运动里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对患难与共某些慢性病的人来讲,”情绪”的提高更为重要。经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制,同时能够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这对治疗功效来讲很重要。以上例子都充分说明,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良好作用。

陳氏太極拳


1、健身作用
目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合乎生理运动原理的健身运动,而且是一种预防医治疾病的有效手段。对于某些病症来讲,练习太极拳有着比药物更佳的疗效。同时,男女老少,体强体弱,均能练习,适应性较广。现已被许多国内外医院理疗科和疗养院广泛采用,被列为综合疗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就太极拳健身作用按人体简述如下: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体的各种活动,依赖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的调节,而动作的变化、协调和平衡则全由中枢神经系统来指挥。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沉心静气、意守丹田,排除一切思想上的干扰,在意的支配下,进行练习。这样就能有效地随时保持着大脑皮质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调整神经系统的正常发展,对那些神经系统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如脑神经衰弱症等有显著的疗效。所以经常打太极拳,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不断地调节,促进了人体各部分的新陈代谢,使练拳者气血旺盛,精神振奋,反应灵敏,思想愉快。除此之外,练拳时由于眼随手转,定势时二目平视,延展极远,练习日久,眼球一转周身俱动,使视神经和动眼神经获得有规律的锻炼,对保护、健全、恢复视力有良好的作用。推手的螺旋缠丝,推荡往来于攻守进退之中,能提高皮肤的反应能力,使触觉的灵敏功能提高。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循环系统主要是通过心脏和血管的血液流动,向各个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废气,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打太极拳时,人体各部的肌肉和关节的活动,使各毛细血管开放,静脉、淋巴的回流加速,因而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全身肌肉细胞的工作量较大,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就多,这就要求循环系统相应提高输运量,以保证肢体活动的需要,这就使心脏血管等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练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呼吸的膈肌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如腹压增高时,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输入右心房,反之,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这样,由于呼吸运动提高了心脏营养血管的功能,促进了血液的循环,因而加强了心肌的营养作用,改善了心脏营养过程,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同时,对医治因心脏和血管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心肌梗塞等有明显的疗效。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陈氏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要求气向下沉(气沉丹田),一呼一吸,一开一合,与动作自然配合,使呼吸系统逐渐做到深、长、细、缓、匀、柔,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即把胸部由于运动所引起的紧张状态转移到腹部,使胸部松活宽舒、腹部沉静而又踏实,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发展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着良好的作用,所以,坚持长期练拳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都比一般人的大,练拳时也不致气喘,可以久练而不发喘,呼吸自然。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由于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过程的改善,膈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对肝脏、胃肠也能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使肠、胃、肝、肾随之发生适当运动,促进了肝内的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张力、蠕动、消化和呼吸的能力,增强了肝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了体内物质代谢(尤其是胆固醇的代谢)。因此,经常打太极拳可增加食欲,减少便秘现象。使血液胆固醇含量下降,由于练拳后血中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和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减少,对预防动脉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5)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肌肉、骨骼和关节三部分组成的。螺旋式的缠丝运动,能使全身各部分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的螺旋缠绕,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程度。坚持长期锻炼,一张一弛,使肌肉均匀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强收缩的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促使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以改善,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可变得坚固而又有一定的韧性,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同时,对关节炎也有很好的疗效。
6)对经络系统的作用 陈氏太极拳结合了中医的经络学说,人体的健康与经气的畅通有着密切的关系。练习太极拳时,要求劲起足根,贯注四梢,要求动作螺旋上升,螺旋下降,没有平面,没有直线,园活连贯,使肌肉纤维,韧带和关节在均匀、自然的反复旋转活动中得到无微不至的运动, 这样,练到一定工夫就会感到肌肤发胀,手指发麻,丹田发沉,膀胱发热,足根发重,头顶发玄和腹鸣等现象,中医认为这是体内行气、畅通经络、舒通气血的放映。长期坚持练习对于各种慢性病患者,如神经衰弱、神经痛、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肠胃炎、肺病、气管炎、肝炎、肾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遗精等都有良好的疗效。

2、防身作用 陈氏太极拳不仅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而且有防身御敌的技击作用。然而,陈氏太极拳却独树一帜,流传三百余年,仍保持本来特色。陈氏太极拳练到上成功夫,可达周身一家,以静制动,以逸代劳,以不动而应万变,亦可得机得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引进落空,借力打人。有推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周身相随人难侵,任人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太极推手,不仅可以检验姿势是否正确,也是锻炼技击技巧的好方法。太极拳推手不是比力而是比技巧。所谓技巧,则是顺应自然以克制自然,达到“弱胜强、慢胜快”。自然界中的杠杆支点和螺旋转化的原理,就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能。推手利用这种原理,即可揉化一切重力,化为劲。有此化劲功夫,就可以轻制重。同时,太极拳的运动是运用了离心力,并以腰脊作为中轴,使一切动作皆走内圈;走内圈虽线速度较慢,但仍可胜过走外圈的快,这是“后人发,先人至”的缘由,也是“慢胜快”的关键所在。
3、明理作用 练习太极拳不仅能健身防身,而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极原理,更好地将这个原理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1、刚柔相济 刚和柔,两者是相互对立的,然而陈氏太极拳确把刚劲和柔劲揉和在整个套路的始终。一招一势刚中寓柔,柔中寓刚,达到刚柔相济的标准。为什么太极拳的劲力要以刚柔相济为标准呢?因有刚而无柔的劲缺乏韧性,易折易损;只有柔而无刚的劲因失去爆发力也无技击的实用价值。只有刚柔相济,在实践上才有较高的意义。陈鑫云:“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只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
2、快慢相间 快慢相间是陈氏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节奏感,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间,即有快有慢,忽快忽慢。不仅一套拳有快有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势,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这样,打拳既不累,不平板,又易引起兴趣,做到活泼泼地汗流而不气喘。从技击上看,这种快慢相间的锻炼方法,利于增强发放弹抖劲过程中的缓冲力与爆发力的结合,并且有利于迷惑敌人。正如陈鑫所云:“虚拢诈诱,只为一转。”当然,在学习和练拳过程中,快慢可以由练拳人自行调节。例如:一路拳比二路拳要慢;习拳时慢,发劲时快;练套路时慢,练单式时快。习拳时必须慢,慢方可动作到位,劲力到位,处处规矩。练单式则必须快,快方可练速度,练力量,以增功力。而且要注意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做到慢而不呆滞,快而不丢,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不丢动作,不忘轻沉兼备;快而不失沉着,慢而不可间断。
3、阴阳相合 宇宙万物皆具阴阳,都有阴阳对立、互根、消长、之属性,这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乃至无穷的运动规律,天地人都无不受着这个规律的制约。这种规律也存在于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人的生理、病理、生长、消亡都无不存在着这种周期运动的规律性。阴阳五行是创编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处处都会体现阴阳,只有坚持努力练习,达到阴阳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度境界,才能全面发挥太极拳真正的作用,正所谓陈鑫之精辟论断“…唯有五阴并五阳, 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

4、内外兼修 导引和吐纳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养身术,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孟子》等著作中已有记载。汉初淮南子刘安就编成《六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华佗有改为《五禽戏》,他模仿禽兽的动、摇、屈伸、仰俯、顾盼、跳跃等动作,并结合呼吸运动,进行疗病保健的锻炼,是后来气功和内行功的先导,也是道家养生学的基础。陈氏太极拳把导引、吐纳术和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外兼修的内功拳运动。这不仅对强身健体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拳术的搏击技巧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5、螺旋缠丝 太极拳的缠丝劲是指打太极拳时,在走弧线过程中,蘊藏的一种好像螺丝似的旋转劲。缠丝劲是太极拳的精华,太极拳能夠以小力胜大力,以慢制快,全在于缠丝劲。缠丝劲是陈氏太极拳的一种特殊的练法,陈王廷的《拳经总歌》开首兩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缠绕我皆依。”就是指这缠丝劲。陈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从技击上来讲,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从生理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阴阳失调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太极拳结合经络学说,以拳术与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取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发源于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微微旋转,使腰隙(两肾)左右抽换,通过旋腰转脊,缠绕运动,布于全身。通任、督两脉,上行为旋腕转膀、下行为旋踝转膝,达于四梢,复归丹田,动作呈弧形,圆活连贯,一招一势,承上启下,一气呵成。这种系统的运气方法是极符合经络学说的道理,也是其它各家拳法和体育运动所没有的。
6、意识、呼吸、动作三结合 陈氏太极拳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术,内家拳术的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陈鑫拳论说:“打拳心为主。”“妙机本是从心发。”“运在心、此是真诀。”“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问:运行之主宰?曰:主宰于心,心欲左右更迭运行,则左右手足即更迭运行;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顺转圈;心欲沉肘压肩,肘即沉,肩即压;心欲胸腹前合,腰劲塌下,裆口开园,而胸向前合,腰劲刹下,裆口开园,无不如意;心欲屈两膝,两膝即屈,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随左手运行,两膝与左右足皆随之,不然多生疵累,此官骸不得不从乎心也。吾故曰:“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以上所言,即是心意与动作的关系。又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 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识运行。”由此可知,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的密切关系。在走架子时,一举一动都是在意的指挥下,将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和呼吸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呼蓄吸,顺其自然,心意不可使气,轻轻运转,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